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,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。支持餐饮、商场、文化、旅游、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。全国两会期间,“地摊经济”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。全国人大代表杨宝玲建议,在进一步加强规范城市管理的同时,因地制宜,释放“地摊经济”的最大活力。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,李克强总理在出席记者会时提到了西部某城市“流动商贩的摊位”解决10万人就业的例子,说明“地摊经济”对稳就业的作用不可小视。
为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,中央文明办提出今年不将占道经营、马路市场、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,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、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。
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,各地加大力度抓“六稳”“六保”工作,“地摊经济”一方面连着民生就业,一方面体现着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,因此成为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之一。其实,“地摊经济”背后的逻辑对于旅游发展也完全适用,各地有必要积极、稳妥、有序的发展“地摊经济”,搞活、搞好旅游发展中的“地摊经济”。
发展“地摊经济”是文旅融合发展的需要。发展旅游业,业界往往关注老祖宗留下来的灿烂辉煌的文物文化资源。深化文旅融合,恐怕还要在“老祖宗”基础上再加入“老百姓”的元素。要让“老百姓”的生活方式、生活态度、生活行为有机地融入旅游体验中,成为旅游者了解目的地鲜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梁漱溟先生曾指出,文化“不过就是那一民族的生活样法罢了”。现在一些旅游企业推行的“像当地人一样生活”的理念就是要引导旅游者通过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来更深刻观察、体验、领会地方文化魅力。而“地摊经济”无论是餐饮还是休闲,或其他类别的形态都是能够集中展示、易于集中体验当地“老百姓”真实生活样法的形式,这样的百姓文化、市井文化、道路文化自然也是文旅融合的要素,“地摊”自然也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一个空间和舞台。
发展“地摊经济”是激发旅游经济活力的需要。“地摊经济”往往蕴含着旅游发展的动力和能力,是旅游发展蓬勃活力的重要来源。“地摊经济”不是简单地划一片空间做餐饮,也不是传统认识上的“脏乱差”。只要各地政府有序引导、积极推动,“地摊经济”可以成为民间创新创意聚集的最接地气、最具活力的呈现方式之一,也将成为目的地具有人间烟火气息的旅游吸引物。以旅游购物为例,各地都希望增加旅游购物的比重,也都希望增加景区内旅游纪念品、文创产品等的二次消费。为此,各地出台各种支持政策,组织各种旅游商品设计大赛,推出地方礼品系列。不过,既要瞄准产品也要制定规则,官方在推出各种礼物系列的同时,还要为民间丰富多彩的创意产品提供舞台。如能划定特定旅游纪念品、文创产品等销售的公共空间,对激发各地旅游购物活力或将是事半功倍的好办法。比如澳大利亚悉尼的岩石区市场每周六、周日上午十点至下午五点开市,销售礼品、古董及手工艺品;布里斯班黄金海岸的海滨市场则通常每周三、周五晚上五点半到十点之间开市,很多商家销售自己的产品,其中有不少独具地方特色和创意的手工艺品。这些地方往往也是游客愿意闲逛的地方,更是吸引游客增加停留时间的好地方。停留时间延长了,消费体验满意了,旅游经济效益自然也就增长了。
发展“地摊经济”是提高各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。国外的很多著名旅游城市、小镇都有类似的“地摊经济”,或是周末市集,或是创意夜市,或是跳蚤市场。在这些市集周边一般都有路边咖啡馆、酒吧、餐厅等,逛市集之余人们可以喝喝咖啡,看着市集上人来人往,悠闲地消磨时光。在国内,上海市在2007年便出台了《城市设摊导则》,让小摊点进得来、摆得下、做得稳,体现了人性化的城市管理理念。
结合国内外的经验,可以发现,只要不断提高治理能力,进行有序引导、合理规范、加强管理、优化保障、形成制度,这些具有“地摊经济”性质的市集不仅可以推升旅游购物消费,也会因为其五花八门、独具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和充满创意的作品而成为新的吸引物空间。围绕这个吸引物空间构建新的休闲业态经营空间,还能改变不同城市的空间价值,从而让城市空间焕发出不一样的生机。在平台战略的思维下,开放更多的空间,搭建更多的“舞台”,是释放人们活力、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有效方式。“设好地摊、摆好地摊、管好地摊”应成为政府公共空间供给和优化的重要方向,引入非遗市集、文创市集、文化体验等创意性“地摊”、文化“地摊”、休闲性“地摊”更应成为公园、广场、景区等增设节点、增强引力、充实内容、活跃氛围的重要选择。
要深刻地认识到,“地摊经济”的回归不是一时之举,“地摊经济”不仅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选择,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的体现,是城市文明进程的标志,是主客共享的旅游发展理念的落地。希望每一个城市、每一个目的地都能充满现代气息、人文关怀、生活味道,成为居民、游客美好生活的家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