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南省琼海市围绕“不砍树、不占田、不拆房、就地城镇化”的“三不一就”原则进行了新型城镇化建设,并在城镇化基础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,带动当地经济发展,让农民参与分享红利。专家认为,琼海将风情小镇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平台和纽带,让农民“不离乡、不离土”就地就业,实现农民增收,探索出一条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融合的创新发展之路。
“三不一就”打造风情小镇 实现“就地城镇化”
具有浓郁南洋风情的中原小镇,美轮美奂的博鳌天堂小镇、充满南海气息的潭门渔业小镇、古朴水乡的万泉风情小镇……如今,在琼海市17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,一个个特色浓郁的风情小镇像一颗颗珍珠,将城市和乡村串联起来,展现出一幅“城在园中,村在景中,人在画中”的美景。
“在海南各市县中,琼海的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都不是最好的。琼海不能和海口比大,不能和三亚比海,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?”琼海市委书记符宣朝说,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,海南省第六次党代会提出“科学发展,绿色崛起”,在这一指导思想的指引下,2012年底琼海市委、市政府确定了“打造田园城市、构建幸福琼海”的发展思路,并提出“不砍树、不占田、不拆房,就地城镇化”的发展原则,即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,不走规模扩张型的老路子,而是在保存农村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态的基础上,各个镇因地制宜,发展特色产业,就地实现城镇化。
符宣朝说,“三不”体现的是三条红线,“不砍树”是保护生态红线,“不占田”是敬畏自然红线,“不拆房”是民生和谐红线。“这也是我们打造田园城市的顶层设计思想:保护生态,敬畏自然,关注民生,不让百姓成为城市建设的过客,它的核心实际上是以人为本。”
在“三不一就”的原则下,琼海对农村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、完善提升,把风情小镇建设作为实现特色城镇化的支点,把全市12个镇打造成“一镇一特色、一镇一风情、一镇一产业”。经过近两年的建设,各具特色的风情小镇一个接一个改造完成,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,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。
今年45岁的本地人王金昌在中原镇上开了11年的饭店,主要经营白暂鹅、猪脚等当地特色菜。他告诉记者,去年中原镇进行南洋风情改造后,整个小镇完全变了模样,变得十分整洁、漂亮。“很多外地人都慕名到这里来,镇上越来越热闹了,我们的生意也比以前好多了,”他笑着说。
随着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,旅游资源要素的丰富提升,今年4月,琼海市进一步提出推进全域5A级景区建设,打造琼海田园城市的升级版,实现“全域是景区、处处是景观、村村是景点、人人是导游”。
乡村旅游与城镇化融合发展 农民参与“分红”
在建设风情小镇、逐步实现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,琼海市进一步探索将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结合,将风情小镇作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平台和纽带,实现农旅融合,为当地百姓提高生活质量、促进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。
目前,在潭门、博鳌、塔洋、万泉等镇,通过风情小镇建设把周边的乡村、河道、田园、椰子林等乡村元素串联起来,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风情的旅游乡村。村民们纷纷建起一批乡村客栈、汽车营地、采摘篱园、生态渔村、家庭农庄等,把潭门海鲜、粗粮小食、温泉鹅、嘉积鸭等乡土特色餐饮变成招徕游客的美食。
每到周末,无论是风格各异的特色小镇,还是风景秀美的田园乡村,总能看到游客悠然自得地漫步或者骑行。今年6月开业的塔洋镇“七星伴月”如今已成为琼海一个知名景区,景区其实就是由7个村落和一个巨大鱼塘构成,美丽的田园风光令人陶醉,吸引了众多自驾游客。当地村民施清友在位于湖边的休闲驿站里摆了个小摊,向游客出售水果、小吃等当地的土特产,从以前的吃“农家饭”转为吃“旅游饭”。“以后如果游客越来越多,那我们的收入就会越来越高。”他说。
今年国庆前夕,嘉积镇北仍村的首家农家乐“乡愁味道”开业,成为了国庆期间游客体验乡村游的“香饽饽”。这家农家乐由村民王理强和其他村民以股份制合作社的形式创建,总共投资30万元。王理强说:“政府投资建设了基础设施,为我们创业搭建了很好的平台,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。”他告诉记者,游客在这里不仅能吃到农家饭,还可以体验骑行、采摘农家菜,这种体验式的农家乐未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,相信过不了多久村民们就可以收回成本。
据统计,琼海2013年接待游客514万人次,同比增长15%。今年上半年,琼海接待游客共计360万人次,同比增长40%;旅游收入15.8亿元,同比增长83.7%。同时,数据显示,2013年,琼海农民人均纯收入9256元,比全省平均水平高913元,同比增长13.2%,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量全省第一。
琼州大学旅游学院院长金海龙说,琼海新型城镇化放弃了让农民“弃农进城”的方式,充分尊重现有农村的地形村貌、田园风光、农业业态和生态,通过推动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,让农民“不离乡、不离土”就地就业。“游客要的是一种体验,我们增加体验的机会,就意味着增加农民的收入。”金海龙说。
“琼海最初不是为了单一搞乡村旅游而做乡村旅游,而是为了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环境,提高老百姓的收入。乡村旅游发展和三农问题实现了共存,如果没有农民参与,乡村旅游就不是真正乡村旅游。”海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赵志忠说。
琼海乡村旅游创新发展 潜力仍待进一步挖掘
海南省旅游委总规划师周安伟说,琼海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三个创新:首先是理念创新,之前海南一直倡导将整个国际旅游岛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,这一点在琼海得到了很好的实践;其次是方法创新,琼海将特色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融合,实现一、二、三产融合发展;第三是道路创新,在“三不一就”的原则下,琼海市委、市政府融合各方资源和力量集中打造示范点,一个区域一个区域地推动建设。
“琼海的乡村旅游正在探索和创新发展之中,”海南省旅游委巡视员陈耀说,琼海不是以重金建几个“花瓶式”的乡村旅游点,不是让房地产商在乡村旅游的名义下“整合”出乡村土地搞房地产,而是以整体建设“田园城市”的做法,为乡村旅游大规模发展提供了良好背景,为打造百姓幸福家园提供了坚实基础。
“琼海乡村旅游发展,为县域旅游转型发展和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迈出了创新性步伐。”中国旅游报社社长、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原副司长高舜礼说。
高舜礼表示,琼海乡村旅游的潜力还需进一步挖掘,第一要更加注重文化挖掘,12个小镇具有独特地域文化、民俗文化、历史文化和乡土文化等,在未来乡村旅游发展中要找到载体;第二要更加精致化,乡村旅游不等于粗糙、低价和低档次,琼海发展乡村旅游要往精致化方向走,在规划、建设施工、餐饮等各个方面的细节上下功夫;第三要延长乡村旅游产业链,千方百计增加产出。“乡村旅游不是观光,是度假休闲,核心是吸引人入住,而不仅仅是餐饮。如果能激发消费和购物,将大大刺激产出,当地的农民将受益无穷。”他说。
海南大学旅游学院院长王琳认为,琼海乡村旅游的要素还要进一步丰富,完善旅游产业链,本地饮食、特色民居、本土化旅游纪念品等方面都有提升的空间。此外,还要加大对乡村旅游人才的培训,在乡村进行大众化的旅游意识教育,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。